用户在聚丙烯酰胺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反映说是絮凝效果不理想,认为这是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其实不然,聚丙烯酰胺絮凝效果和使用方法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比如,在上个月,就有客户反映,是同一批货物,使用效果突然不理想,总结原因以后才发现,这和自身的使用方法是有一定关系的,在这里再次提醒各位用户,使用聚丙烯酰胺,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
以下针对如何有效提升聚丙烯酰胺絮凝效果,进行总结:
方法一:就是和水温有着直接的关系。经过我们测试得出以下数据:水温20-30℃为宜。每当温度升高10℃时,水解速度增加1倍。温度尤其对铝盐的絮凝效果影响较大,当水温低于5℃时,铝盐的水解速度极慢,作用显著降低。可见,我们在水温问题上一定要注意了。
方法二:适当加入助凝剂。有时当单用絮凝剂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时,可以投加某种称为助凝剂的辅助药剂来调节、改善絮凝条件,提高处理效果。因此,在特定的时候要考虑适当的加入助凝剂配合聚丙烯酰胺进行使用。
方法三:聚丙烯酰胺的搅拌时间要增加。聚丙烯酰胺cljubingxixianan的相关知识
相关建材词条解释: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也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研究表明,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饮水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接触途径。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率先报道,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炸土豆片等中检出丙烯酰胺,而且含量超过饮水中允许最大限量的500多倍。之后挪威、英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家也相继报道了类似结果。此外,人体还可能通过吸烟等途径接触丙烯酰胺。丙烯酰胺进入体内又可通过多种途径被人体吸收,其中经消化道吸收最快。进入人体内的丙烯酰胺约90%被代谢,仅少量以原形经尿液排出。丙烯酰胺进入体内后,会在体内与DNA上的鸟嘌呤结合形成加合物,导致基因突变等遗传物质损伤。对接触丙烯酰胺的职业人群和偶然暴露于丙烯酰胺人群的调查表明,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但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关系。根据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研究,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经油炸之后,都会产生丙烯酰胺。研究已知丙烯酰胺可致癌。但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由于难以统计丙烯酰胺要到哪一个浓度才会致癌,所以难以订立安全标准。
絮凝
中文发音:xù níng英文术语·:coagulation,flocculate,flocculation.使水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胶乳工业中,絮凝是胶乳凝固的第一阶段,是一种不可逆的聚集。絮凝剂通常为铵盐一类电解质。
效果
【词目】效果【拼音】xiàoguǒ【注音】ㄒㄧㄠˋ ㄍㄨㄛˇ
如何有效提升聚丙烯酰胺絮凝效果
2018-06-20 浏览:81
- 下一篇:烟台回转小火锅设备为何如此流行?